:: CZ|捷克华人及中国留学生之家论坛首版

长期警示 警惕专骗海外华人的国内网络骗子:所谓外国交友招聘招租但不以外国电话联络的新ID必为骗子 (骗子其实根本不在外国);鼓动点击某处看图看详情的新ID必为骗子(假入口骗密码)。


晒晒偶的欧洲留学经历(1)
2 0 [楼主]

    来欧洲留学之前,自己对欧洲的了解非常有限,为数不多的知识也仅仅来自高中历史课本和2005年参加的挪威Trondheim国际学生节。想想自己的欧洲留学经历,既有必然也有偶然。受斑竹文章的启发,我也把自己的申请经历整理一下,供大家闲暇之余消遣吧。另外,由于自己目前也在布拉格学习,顺便把这里的感受也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2005年国内经济学研究生毕业时,我和我的同班同学一样也面临着是继续读博还是工作的选择。不同的是,我更倾向出国读博,而他们都选择国内读博。当时我的目标是去美国读金融学博士,这是因为:首先,尽管我本科和研究生读的都是经济学,但研究生阶段的导师是国内前十大证券公司的总裁,由于这个原因我对金融尤其是证券行业更感兴趣,而且还在他公司的投行部实习了一段时间,虽然实习那一段由于中国整体股市低迷他们投行部也没有什么事情做;其次,金融行业的工资相对高一些,这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吧;再次,我实在受不料国内读博的清贫,有一次听我们系主任讲课(他是**博士,社科院博士后),他说他在社科院博士后期间只有1000多快,还要养一家三口,我们差点没有吐血。我们学校给研究生或博士的钱算是多拉,但听说博士也就那么几百块吧,这也是为什么我研究生同学刚一开始博士学习就忙着从贵州倒木材买卖吧。而相对而言,国外博士学习不仅硬件上不错,而且至少能让你过上体面生活吧;最后,偶的导师是哈佛商学院AMP校友,她老婆(也就是我本科班主任)就借这个机会去那里溜达了一下,他们夫妇对那里一直赞叹不已,也一直鼓励我出国读博,特别是去美国。而就我自己而言,本科在美国学习的一年以及研究生阶段在香港大学的学习(那里不少老师都是美国名校毕业的)让自己变的“**”拉,有着“非美国不去”的执着。呵呵,大家不要笑我,现在想想这个想法太幼稚,我现在也建议我后来去美国做交换生的师弟师妹考虑一下欧洲大学,不一定非美国不去,虽然就金融领域而言几乎前50名的学校还是在美国。

    不过我也有自知之明:以自己的国内教育背景去申请美国金融学博士难度太大。商科的朋友都知道,在国外经济学和金融学是不同的学科,而不会像在国内一样都并属经济类。中国每年去美国读经济学博士的不少,但能读金融学博士的则寥寥无几,这是因为不仅中国人想读,老美和世界其他各国人民也不傻啊,都知道这个是热门专业,出来无论去公司还是高校都能赚大钱。相反,在美国经济学博士的就业前景并不是很好啊。1月份看到国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Journal of Finance做广告,招聘到他们那里金融系做老师。如果你在美国仅仅是金融学博士毕业只有Assistant Professor头衔,他们的开价是15万/年,如果是做到副教授或以上的则给25万/年,另外还有其他补助等等。。。。。让人心潮澎湃啊!!!

    想来想去,偶觉得自己先工作,赢得工作经验然后再弥补国内教育背景的不足可能对自己更适合一下。现在想想,这个决定至少对自己来说比较合适:第一,更加明确了学习方向,没有工作前自己只知道要读金融学博士,但金融学里面也有很多细分啊,有研究corporate finance的,有研究asset pricing的,究竟应该学习那个,其实自己在工作前了解并不多;第二,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对申请有一定帮助,这个可能要因人而宜拉;第三,由于工作的原因,自己变的具有市场敏锐感拉,而这个对我后来的申请影响极大(在后面再说)。

    正式基于这样的考虑,我2004年11月开始找工作,2005年1月签约,3月开始实习,7月开始正式入职。。。。然后,呵呵10月发现了项目,11月申请。。。。。。。。。。。。。。。

    待续。。。。。。。。。。。。。。。。。。。。。。。。。。。。。


[发布:北京时间 2007/5/13 16:01:23]



0 0 [2楼]

希望楼主把社别改为捷克~~~


[发布:北京时间 2007/5/13 18:22:21]

名号:歃雪为萌 男
级别:上士

0 0 [3楼]

以下是引用 歃雪为萌 在 2007-5-13 18:22:00 的发言片段:
希望楼主把社别改为捷克~~~
好注意户口阿,


[发布:北京时间 2007/5/14 21:34:44]

名号:ltac 男
级别:乡壮

0 0 [4楼]

耐心点等LZ写完吧!~~~~~


[发布:北京时间 2007/5/17 8:31:59]

名号:gose 女
级别:中士

 4  1/1 9718:
 

此论坛页面上的内容为论坛用户自行编写发布,责权皆属发帖用户,且不代表KINA.cc网站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