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2025 赫爾辛基日報報道,出現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移民,在専/職業學校裡,他們的芬蘭語技能還未達到學業所需的水平. 坦佩雷(Tampere)大學教育學教授瑪麗-保利娜·瓦尼凱寧 (Mari-Pauliina Vainikainen) 告訴赫爾辛基日報,芬蘭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在技能方面相差不遠,這在所有學習成果的評估中都有所反映. - 她說,就詁而言,第一代移民語言能力差是可以理解的,但岀現在第二代移民身上的語言能力差仍然可見,這真的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 斯塔迪(Stadi)専/職業學院的一位老師接受赫爾辛基日報的採訪,這位老師稱,有些來自移民背景的年輕人進入専/職業學校時,他(她)們掌握的芬蘭語程度並不理想,而這些學生的英語通常掌握得比較好.講解時須用英語開啟詞彙. - 當他(她)們在做功課時,我走過教室,看到他(她)們在電腦上開著翻譯程式.而這些學生都是在芬蘭出生的,從7歲開始就在我們的學校體系中學習,真不可思議,這位名叫莉莎 (Liisa) 的老師告訴赫爾辛基日報記者時表示. 這在 PISA (國際學生評量計畫,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每三年進行一次的調查,以衡量 15 歲青少年未來的主要能力)反映了這個結果趨勢,最近一次在去年秋天的公開辯論中,這問題被提出,在最近的 PISA 研究顯示,于2022 年,61% 有移民背景的第一代學生和 39% 岀生於芬蘭的第二代學生的閱讀成績展示偏低. 教育部長安德斯·阿德勒克魯茨(Anders Adlercreutz 芬蘭瑞典人民黨)當時接受晚報(IL)採訪時表示,這結果令人憂心,他提出的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打擊種族隔離,人口的種族與區域隔離已被證實會影響有移民背景的人的語言能力. 阿德勒克魯茨在2024年10月告訴晚報,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城市規劃,可以透過區域規劃,將不同類型的住宅和房產混合在同一區域內,從而消除隔離現象.(筆者認為,這方法也是無效,一直以來,在各國里有移民背景的人都想住在同文同種的區域里.就像所謂的"Chinatown"不都住於同一區,而且生活多數都不需懂太多當地語言,就可生活,再著,多數當地人(芬蘭人)也不想住在有移民背景的住宅區,只有少數芬蘭人認可住在有移民背景的住宅區).
[发布:北京时间 2025/3/18 13:21:2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