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芬兰华人论坛专区版

长期警示 警惕专骗海外华人的国内网络骗子:所谓外国交友招聘招租但不以外国电话联络的新ID必为骗子 (骗子其实根本不在外国);鼓动点击某处看图看详情的新ID必为骗子(假入口骗密码)。


拜DNA之賜.找到親生父母了.林說
0 0 [楼主]

17.02.2025
起先25 歲的林曉紅(Xiaohong Lin)不敢相信自己的 DNA 測試結果,結果顯示,林曉紅的 DNA 幾乎有 50% 都與這個人相同,林立即打電話給他的父母(芬蘭養父母).
- 恭喜你!你找到你的親生母了」她的養父親祝賀道.
2000年初林曉紅從中國被領養到芬蘭,去年秋天,她做了 DNA 測試,看看能否在世界上找到一個被領養的妹妹(自已),測試結果找到了她的整個親生家庭:母親、父親、姐姐和弟弟.
多年前.在中國林曉紅的生母在一位歐洲人的幫助下做了 DNA 檢驗.
林在比對DNA 測試之后也在翻譯員的幫助下與親生家庭通了首次視訊電話.
林曉紅說:他們說他們忘不了我,我的內心一直知道我是被關心的.
國家電視/電台(Yle)已看到 DNA 測試的結果和林曉紅親生家庭的照片,應親生父母的要求,我們不會透露他們的具體細節,嬰孩被遺棄在中國是違法的,而他們的家人也不希望公開這件事.
Yle也對林曉紅的芬蘭飬父母進行了背景採訪.
領養服務機構 Interpedia 的社工 Sanna Romu 表示,被領養者以這種方式找到親生父母的情況非常罕見的.一般來說,DNA 測試在領養國家還不夠普及,此外,親生父母對DNA 測試很少有興趣,相對進行 DNA 資源測試也很少有.例如,缺乏金錢,知識或文化程度都可能成為測試的障礙.
對於被領養者來說,尋找親生父母從一開始就非常困難.中國在實施一胎化政策下,於1992 年推出國際領養計劃,被國際領養的主要是被遺棄的女童(重男輕女的觀念,其中也有一些殘疾嬰孩).
實際上,每個中國家庭都希望有一個男孩子作為他們的獨生子(撑門柱),因為中國的傳統認為男孩會照顧父母(如果男孩沒岀息,說不定還會啃老呢),多生一個孩子的罰款非常高,女孩不被登記,被遺棄,甚至被殺害(母親不是女人嗎?多殘忍).
就在林曉紅成為中國孤兒院的一名嬰兒時,當時也沒有任何關於她親生父母的記錄檔案.
林曉紅展示了她生母年輕時的照片說,很明顯,她和我很像.
 林曉紅高興地說:"我現今25歲了,看到照片上的生母和我一模一樣,她有點像我的眼睛和鼻子,當她笑的時候,她看起來就像我一樣,這實在有點有趣.
林在芬蘭庫米納(Hamina)城巿和两個都是從中國領養的姐妹一起在屈米河谷区(Kymenlaakson)成長.這在只有2萬人口的小鎮上顯得格格不入,但是,庫米納的人們把她們姐妹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
我感覺當地每個人都認識我們,知道我們的父母是誰,這也難怪,我猜他們已習以為常了.
2016年,林曉紅和他的父母到中國旅行,這次旅行包括去拜訪林林曉紅小時侯被領養的福利院.
在福利院的院子裡,迎接林曉紅的是一個非常熟悉的男人,林曉紅從相冊裡看過這男人的臉,這位孤兒院院長仍在福利院工作.
這段旅行經歷改變了林,兩年前,她把自己的芬蘭名字改回了孤兒院工作人員在她還是嬰兒時給她起的中文名字(証件的姓還是隨着芬蘭飬父母的姓,改不了).
Xiaohong(音釋:曉紅或小紅)翻譯成芬蘭語是「朝陽或黎明」.而林的姓意思是「森林」?
林也曾和飬父母談過令她困擾的事情,例如為什麼她會被送進孤兒院?
她現在可以問親生父母同樣的問題,而他們也告訴了她答案(無非是當時只準一胎或貧窮之故,很少會承認重男輕女觀).
今年,林也將能夠第一次在真正的慶祝自己的生日(親生父母告知),醫生估計的年齡偏差大約一個月.
一段時間後,林也到 Interpedia 辦理善後工作,善後輔導服務是一項法律規定,它在處理和澄清個人背景方面提供支援和幫助.您無法事先知道任何新資訊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如果與親生父母取得聯繫時,則無法預測對方的反應.
因此,領養服務機構或當局最好先與他們聯絡(親生父母),讓他們也能得到支持,即使您已做好準備,期待已久的情況也可能會出乎意料.
- Interpedia 的社工 Sanna Romu 解釋說,無論是充滿溫馨感情和像電影里的大團聚,還是沒有共同語言,這是兩種不同文化相遇的平凡尷尬情況(這是實話).
與過去十年相比,如今從國外領養的情況要少得多,Interpedia 是目前芬蘭唯一接受新客戶可以申請領養的機構.
救助兒童會(Pelastakaa lapset)在 1 月初停止接受新的申請人,其理由是世界上需要國外領養家庭的兒童越來越少,許多國家的兒童保護和兒童生活條件都有所改善,而且不孕不育的治療也比以前進歩了.
去年,中國在30多年後終於停止了其國際領養計劃.
現在林曉紅偶爾與親生家庭互通信息,她的中國父母不會寫字,以之林多數是和兄弟姐妹聯繫.
飬父母為女兒感到高興(真的很無私),並願意和林曉紅一起去見她的親生父母,目前,林仍在適應所發生的一切.
她希望鼓勵其他被領養者勇敢去尋根,這不會有任何損失,恰恰相反,時機剛剛好.
- 如果我到20 年後才這樣做,我還能直接詢問我的親生父母嗎?太多被領養者得不到這些答案(有可能親生父母己不在人世或是變遷,移居海外等),即使他們想得到,我感到非常感激和榮幸.
29.1K


[发布:北京时间 2025/2/17 13:07:39]



 1  1/1 9718:
 

此论坛页面上的内容为论坛用户自行编写发布,责权皆属发帖用户,且不代表KINA.cc网站的观点。

Copyright©2001-2023, KINA.cc, All rights reserved.